豆瓣9.1分,又一部被名字耽误的国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丈夫这东西 豆瓣 豆瓣9.1分,又一部被名字耽误的国片

豆瓣9.1分,又一部被名字耽误的国片

2023-03-28 20: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鱼叔每次都给大家推荐关于婚姻的电影。

最高赞的留言永远是:“赶紧离开”或者“不想结婚”。

可见大家对婚姻的态度。

但是今天我想谈一些不同的东西。

有一部20年前的国产纪录片,豆瓣评分9.1。

讲的却是一群「不想离婚的女人」的故事。

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以死相威胁,只为保住一段看似不幸福的婚姻。

听起来很可笑,扒下来才发现背后的秘密。

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来看看——。

《20世纪中国女性史》

不愿离婚的女人

1984年,一个叫王永珍的女人和她的丈夫对簿公堂。

听到法院的离婚判决后,她转头看了一眼丈夫。

然后,把随身携带的毒药拿出来。

在法庭众目睽睽之下,自杀身亡。

事发后19个月内,法院不敢再判决一起离婚案件。

这个骇人听闻的案件现在很难理解。

但当时有很多女性因为“婚姻破裂”而不想离婚。

其中,认知上最有突破的是《秦香莲上访团》,在全国引起轰动。

这个请愿团体中有36名女性。

她们投诉的对象是以“感情破裂”为由要求离婚的丈夫。

有的成员平时“三班倒”,下班直接带干粮过来。

一些孩子哭闹着,面容憔悴。

他们真的很像被陈世美抛弃的秦香莲。

在请愿之前,她们尽力阻止丈夫离婚:

朋友,父母,婆家,能和老公倾诉的人都求助过;

有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也充斥着关于此事的报道;

甚至地方妇联、法院、公安局,到处都有他们的足迹。

她们如此辛苦,竟然全是为了和出轨的丈夫维系婚姻。

这似乎和普通人的认知有些不同。

自古以来,女性就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

丧偶家庭,童养媳,包办婚姻,都是家常便饭。

封建婚姻的本质是对女性非常残酷的。

以前这种摧残女性的制度是有封建国家的法律和文化支撑的,个人力量无法与之对抗。

但当制度被推翻后,当时的绝大多数女性依旧无法逃离这个噩梦。

姜奶奶和未婚夫从小就决定了早婚。

1950年,她加入了一个剧团,用歌曲宣传新婚姻法。

“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观念在她心中根深蒂固。

同时,未婚夫的父母强烈反对未来的儿媳妇在公共场合露面。

为了送弟弟上学,父亲欠了未婚夫很多钱。

最后江奶奶被送到婆家当抵债货。

后来,她经常自嘲:

我宣传婚姻法,成了它的受害者。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农村,也发生在发达城市。

在南京,如果男方有三妻四妾,按照法律规定,女方可以提出解除夫妻关系。

但这是自诉案件。如果女方不起诉,政府就不管了。

很多律师干了一辈子,也没接到过离婚案件。三妻四妾依然是常态。

文化相较于制度的滞后性,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1980,「感情破裂」第一次作为法定离婚理由,被写进新 《婚姻法》 。

这正是因为迫切需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然而,就是这条在今天看来很进步的法律,却引起了很多女性的强烈反对。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抱怨的女人也有苦衷。

正是法律超越社会的进步性,导致了这群女性反受其累。

许多成功的男人讨厌“坏妻子”

他们打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的口号提出离婚。

当时关于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法规远没有今天完善。

很多为家庭付出了很多的女人,只能被迫离婚,看着老公和第三者“吃香喝辣”。

当时这个现象引起了很多讨论。

最终,新《婚姻法》的起草组还是更多地关注了占据女性人口大多数,受到挤压而无法逃脱的农村女性的命运。

不愿解开裹脚布的女人

“秦香莲控诉团”的女人,要是现在,早就被团里嘲笑了。

她们与男人“形影不离”,用生命抗争离婚。

这部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更深的悲伤。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还描绘了另一个当代女性难以理解的现象。46660.68866868661

许多女人竟然对裹小脚难以割舍。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缠足是公认的封建糟粕。

碎石、瓦砾、瓷片在裹脚布的作用下深深嵌入女性体内。

伴随着无尽的痛苦,鲜血流出,四肢扭曲。

被包裹起来的不仅仅是破碎的身体,还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缠足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使女性无法参加繁重的劳动,失去了拥有独立人格的资格。

但就是这样的酷刑,却让数不清的少女用生命为代价,进行守护。

20世纪30年代,禁止缠足运动达到高潮,政府会派人员下乡检查。

专员一到,没放够的女人们就赶紧躲起来,但有一个女孩没能及时躲起来。

她被迫脱鞋接受检查。

过程中双方发生争吵,引发大量村民围观。

女孩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当天便跳井自尽。

禁止缠足三十年后,各省仍有少数妇女缠足。

在很多省份,女性缠足的比例甚至超过一半。

差不多过了半个世纪年,我们才把女性从裹脚布中解放出来。

清末民初,两亿男人剪掉长辫子只用了几年时间。

相比之下,很难放下。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被缠绕禁锢的不止是足,更是女性的自我意识。

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缠足是评判女性美丑的准则。

清朝很多地方都有足球比赛选“最美小脚”。

女人们在台阶上排好队,脱掉鞋子,露出脚让男人们评论。

讽刺的是,选拔地点往往选在寺庙里。

民国时期甚至出现了“杯鞋”。

很多喜欢缠足的“浪漫派”会让陪酒的女人起来就脱鞋。

他们把酒杯放在鞋子里,一口气喝光了。

在封建社会,这种审美偏好完全来自男性。

男人喜欢《三寸金莲》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

《女儿经》明确指出缠足不是为了有多么好看,而是为了阻止女主外出。

实质上,缠足是男权社会通过社会审美文化对女性进行破坏和压榨的手段。

但在女性无力反抗的情况下,接受毁灭就成了美德的表现。

你不能选择自己的长相和家庭背景,但是你的小脚可以通过缠足来实现。

在残酷的封建社会中,缠足这种自毁方式,反而成了女性求生的选择。

于是,缠足的风气越来越盛,裹脚布越来越紧。

她们与我们

《20世纪中国女性史》就像是前人用血泪创造的“百科全书”。

然而,它并不仅仅关注上述女性,这一点现在看来有些难以理解。

更像是站在时空的长河中,回望过去,寻找被埋没的女性历史。

高圆圆出演了这部电影。

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去寻找「共性」。

便会发现,不同时代的女性仿佛穿越时空,命运交叠。

他们当时的困境和现在妇女的困境是相互关联的。

比如离婚。

离与不离,是截然不同的选择,同时又有相同的内核——维护自身的权益。

秦香莲申诉团为什么拒绝离婚?

因为他们为家庭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他们的社会身份是依附于小家庭的。

丈夫可以合法地以“情绪崩溃”为借口抛弃他们。

之后,他们该何去何从?

在当时的就业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下,离婚很可能会导致他们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如今,这群女人已经隐入了历史的尘埃。

现在女性除了回归家庭有了更多的选择,社会对婚姻状况的容忍度也提高了。

离婚不再是摧毁生活的灾难。

相反,女人选择自己离婚,希望离婚能变得更快。

这也是出于对自身权益的考虑,因为离婚冷静期的存在,弱势一方会面临更为艰难的处境。

家暴,对方转移财产,恶意争夺抚养权.

在时代、法制、钢铁的变迁下,那些漂泊的女性在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

再比如缠足的问题。

如今,足下的裹布已经被撕下,但这种审美驯化真的消失了吗?

无论是所谓的“白,年轻,瘦”还是卡戴珊式的br

为了获得审美认可,很多女性愿意用健康来换取A4腰、直角肩、卡通腿.

这种通过社会文化压力引导女性自残的方式,似乎是另一种形式的“缠足”。

缠足的女人比任何人都清楚它带来的痛苦。

但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洗脑包”早已渗透到他们的骨子里、血液里,不剥皮、不绞痛是分不开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意识到整个社会充斥着外貌羞辱。

有些剧甚至打着“甜宠”的旗号,把外貌羞辱当成“调情”。

很多女性不想继续被外貌焦虑束缚。

但拥有这种觉醒的女性意识,并不意味着她们可以隔绝整个社会的审美焦虑。

时代在变,但纪录片中展示的女性牢笼,并没有消逝。

现在,女性话题成了一个点炸的舆论战场。

比起没完没了的争吵和反对,这部默默无闻的老电影更能让人清醒。

20世纪足够波澜壮阔,身处其中的女性在剧变中书写自己的历史。

革新必然伴随着阵痛,但女性前进的车轮不会因此易辙。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